专家观点


      随着疫情防控效果不断显现,除重点疫区湖北之外的省份确诊病例出现连续十多天的下降。2月16日央视新闻专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访谈里王院长说:“真正的疫情拐点,已经来到。”疫情蔓延对生命的威胁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而疫情过度防范对经济的破坏也逐渐显现,现在需要在抗击疫情前线和经济发展前线同时作战,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坚持依法科学有力有序,有针对性加强全国防控工作,有序做好恢复生产和保障供应工作。当前除湖北外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总体稳定、病死率低,要合理配置资源,避免不必要恐慌,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正常生产,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保障,又为恢复生产采取实际行动。

  东北地区相对远离重点疫区,疫情发展程度相对较轻,有些地级市特别是县级区域根本没有发生疫情,完全可以鼓励支持其率先恢复生产经营活动。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及工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部署企业复工复产,不少相关企业复工复产也在有序推进,这是贯彻中央要求的实际行动,体现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作战的能力和决心,是继续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务实举措。

  一个省、市、县目前存在多大疫情风险,需要进行科学判断,以便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安排。中央提出的“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就是解决之道。这个分区分级是“以县域为单元”的,是“由各省份负责”。现在很多省已经动起来了,明确把本省县域划分为“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5个风险等级,同时根据区域所处的风险等级,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防控策略和复工复产安排,进行科学、务实、有效的部署和推进。

  当前,最需要做到的是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线作战,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工信部已经动员部署企业稳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没有生产经营支撑的疫情防控不可持续,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民众利益。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民众生命安全,需坚持到取得最后胜利。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推进生产经营,是有效应对疫情的重要保障。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多选题。

  新冠肺炎疫情的危害是扼杀生命,而通过停工停业应对疫情可能会破坏经济。疫情发生后,只有重点疫区武汉需要采取“封城”措施,但是各地为保险起见,也采取了类似行动,导致各类餐饮、酒店和旅游服务业基本陷入停顿状态,建材、汽配和维修等各类行业市场也基本闭门谢客,只有维持日常生活的食品、日用品超市维持运营。这样一刀切式的“封城”和市场主体停工停业,导致消费、出行、生产、投资、建设活动骤减,可能会导致企业和居民出现收不抵支、入不敷出的状况,导致企业和居民出现经济困难。对市场主体而言,即使临时歇业,仍然会产生场地费用、资金成本、设备折旧、水电气暖消耗、员工薪酬等必要支出;即使没有收入,居民个人的衣食住行费用、房租水电支出、房贷车贷保险花费等,也必须要支付。社会经济要运行,不能坐吃山空,需要通过生产经营创造价值,驱动经济向前发展,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际,复工复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科学组织、精准复工,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于没有发生过疫情的县域甚至是市域,市场主体可以随时复工,不必办理所谓的开工手续。对于发生过少量病例的地域,只要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履行简洁的备案手续,也可以恢复生产经营。只有对那些确定风险较高的较小区域及周边的市场主体,需要谨慎复工,但也不是禁止复工。可以相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将会全面复工复产,不能把有序开工理解为部分开工,部分不开工,那就等于没有开工,因为有许多企业需要上下游产业链配合,只有尽快全面复工复产,才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对于大批中小企业而言,疫情的冲击和影响给复工复产带来的难度更大,需要积极落实工信部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的20条政策措施。在东北地区,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总体要求,结合实际疫情和企业状况分类施策,在防控疫情的同时,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成本、稳定人员就业、保障要素供给。通过网络方式为企业提供制订复工复产方案和应急预案的模板,协助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各项措施,鼓励推行网上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作和数字化管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树立信心、减少损失、渡过难关,有序复工复产,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对东北经济的冲击相对较小,抓住东北经济已经触底企稳的契机,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以担当务实、科学施策、精准复工,推动企业稳步有序生产经营,尽快取得抗击疫情和生产经营的双胜利。(作者系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特约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