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的呼唤,也是大学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价值遵循。”谈及“双一流”大学的发展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表示,作为布局在地方的“国家队”,作为在白山黑水中孕育而生、与东北地区的繁荣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东北高校,入围“双一流”大学之列的东北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要始终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摆在首位。

建设“双一流”大学,人才是关键,尤其是国际人才。近年来,由于环境等原因,东北地区高校“人才东南飞”的现象严重,但在东北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逆流而上”,和往年相比,出现了人数增长的态势,这和东北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密不可分。赵继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相比经济收入,教师更在意的是工作平台上的发展空间。为了能“事业留人”,东北大学特设立了青年教师VIP通道,只要通过了第三方评审,30多岁的青年教师可直接由助教或讲师升为教授。在这种机制下,东北大学“破格”提拔了一批学术、教学业务等方面突出的青年才俊,还吸引了从斯坦福大学等国际名校毕业的海归人才,着力打造一流的教师人才队伍。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经常出现一些民间机构发布的大学排行榜。但在赵继委员看来,如果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客观,也会误导一些高校“急功近利”去追求论文数量,这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如发表论文的数量比较容易体现,但大学文化、对地方发展的贡献等内涵因素是难以用量化方式作简单排名的,而这些内涵因素对于一流学科特色建设又是十分重要的。”赵继委员说。

“面对学生,我们倡导‘因材施教’。其实,对大学而言,也要‘因校而导’。学校不同,评价标准也应不同。我认为,好的大学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在自己的特色方面做到极致。”赵继委员还希望国家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多元化地反映不同高校特色优势,以推进对人才的分类评价机制。“只有当评价标准科学合理且和学校的发展在同一个频道上时,教育才能形成合力,不会出现‘夹角’。”在赵继委员看来,有了优秀的师资团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就会呈现可喜的发展态势。

为了进一步服务国家发展和东北振兴的战略,2015年,东北大学和有着“中国改革智库”之称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并以定时举行“东北振兴论坛”的方式,将东北大地上的各兄弟院校及各大研究机构连结在一起。“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东北振兴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认真领会中央文件精神,重点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体制性的创新和需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和培训工作。”赵继委员说。“我们要把助力东北全面振兴作为使命担当,在积极推进研究成果向振兴政策的转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方面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对学校而言,‘双一流’建设,不是‘名分’,而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谈及“双一流”大学的发展,赵继委员表示,‘双一流’学校的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流’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一直在变化的‘马拉松’式的发展,每个‘方阵’都在前进,‘不进则退’,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面对未来的发展,赵继委员表示,接下来,东北大学将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世界一流高等院校发展的规律,并在遵循借鉴这些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国情、校情,把学校的特色优势做到极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做真科研、真做科研,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教育追求的使命,不愧对“双一流”的称呼和使命。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3日电

(人民政协报记者 张惠娟)